马钧发明的天下之名巧是还原指南车;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制作出一种轮转式发石机;改制了诸葛连弩等 。
马钧最突出的表现有还原指南车;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制作出一种轮转式发石机 ,能连续发射石块,远至数百步;把木制原动轮装于木偶下面,叫做“水转百戏图 ”。此后 ,马钧还改制了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马钧人物介绍
马钧出身贫寒 。他是中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的不少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他在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 ,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
马钧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 ,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 ,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
马钧少年游乐,未认识到自己的才华 。当博士时 ,生活贫困,于是改进绫机,并因此而出名。后来 ,在魏朝担任给事中,同时研制机械。他虽然一生不大得志,但刻苦钻研 ,设计制造出多种机械 。
魏明帝时,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 ,大大提高了功效。在洛阳时,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 ,它利用人力可以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
他还研究制造出指南车,改进了诸葛亮的连弩,改进了攻城用的发石车 。他制造的“水转百戏 ”以水为动力 ,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
四轮全地形车(ATV)操纵杆和脚踏的特殊尺寸要求应有并符合A.1到A.2 中所要求的结构或其他等效设计。 A.1.1 最大尺寸
A.1.1.1 沿垂直于方向把套轴线方向测量 ,距方向把套后表面的中点到手操纵杆前表面对应点的尺寸L1 应不大于135 ㎜(见图A.1a) 。
A.1.1.2 从方向把套中点到手操纵杆开口端的点上测量,该尺寸可能逐渐增大。
A.1.2 最小尺寸
A.1.2.1 距方向把套前表面的中心点到操纵杆后表面对应点的尺寸 L2 应不小于45 ㎜(见图A.1b)。
A.1.2.2 从方向把套中点到手操纵杆支点的内侧尺寸可能逐渐减小;但是在任何情况下,该尺寸不应小于25 mm 。
A.1.3 杆端尺寸
当手操纵杆处于最大压缩位置时 ,其端部相对于握把端部凸出的尺寸 L3 不大于30 ㎜(见图A.1c)。 A.2.1 脚操纵杆臂
A.2.1.1 脚操纵杆臂的中心线到脚蹬前表面的尺寸 L4 应不大于200 ㎜(见图A.2)。
A.2.1.2 脚操纵杆臂的中心线到脚蹬后表面的尺寸 L5 应不小于105 ㎜(见图A.2)。
A.2.2 摇臂杆
A.2.2.1 前摇臂杆的中心线到脚蹬后表面间的尺寸 L6 应不大于200 ㎜,不小于60 ㎜(见图A.3) 。
A.2.2.2 后摇臂杆前表面到脚蹬后表面间的尺寸 L7 应不大于100 ㎜,不小于50 ㎜(见图A.3)。
A.2.3 脚踏(板)
A.2.3.1 装有脚踏(板)的车辆
A.2.3.1.1 脚踏(板)的后表面在到脚蹬后表面任意一点的最大尺寸 L8 应不大于170 ㎜(见图A.4)。
A.2.3.1.2 脚踏(板)的后表面在到脚蹬前表面任意一点的最小尺寸 L9 应不小于50 ㎜(见图A.4) 。
A.2.3.2 装有平台的车辆
A.2.3.2.1 平台表面到脚踏(板)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L10 应不大于80 ㎜(见图A.5)。
A.2.3.2.2 脚踏(板)内侧端表面距离车身内护板表面的尺寸 L11 应不小于 20 ㎜(见图A.5)。
A.2.4 脚蹬的调节
在脚蹬的可调节处,A.2.1 、A.2.2和A.2.3中规定的尺寸应在脚蹬位于正常调节位置处或产品使用手册规定处进行测量 。脚操纵杆臂、摇臂或脚踏(板)的位置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本文来自作者[猫巷少女水蕊]投稿,不代表爱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imayo.cn/iyo/30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玛号的签约作者“猫巷少女水蕊”
本文概览:马钧发明的天下之名巧是还原指南车;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制作出一种轮转式发石机;改制了诸葛连弩等。马钧最突出的表现有还原指南车;改进当时...
文章不错《马钧发明了什么被称为天下之名巧》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