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石库门的完全消失僵尸上海历史和文化的重大损失

因为石库门就代表近代上海文化 ,代表近代上海历史 。

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

早期的石库门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它脱胎于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 ,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老式石库门住宅,一进门是一个横长的天井 ,两侧是左右厢房,正对面是长窗落地的客堂间 。客堂宽约4米,深约6米 ,为会客、宴请之处。客堂两侧为次间 ,后面有通往二层楼的木扶梯,再往后是后天井,其进深仅及前天井的一半 ,有水井一口。后天井后面为单层斜坡的附屋,一般作厨房 、杂屋和储藏室 。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围墙、厢房山墙组成 ,正中即为“石库门”,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后围墙与前围墙大致同高 ,形成一圈近乎封闭的外立面。所以,石库门虽处闹市,却仍有一点高墙深院、闹中取静的好处 ,颇受当时卜居租界的华人士绅 、富商的欢迎。

在20世纪10年代以后,老式石库门逐渐被新式石库门取代 。新式石库门大多采用单开间或双开间,双开间石库门只保留一侧的前后厢房 ,单开间则完全取消了厢房 。新式石库门在内部结构上的最大变动是后面的附屋改坡顶为平顶 ,上面搭建一间小卧室,即亭子间。亭子间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周围砌以栏杆墙 ,作晒台用。为了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建筑用材,新式石库门还缩小了居室的进深,降低了楼层和围墙的高度 。

与老式石库门相比 ,新式石库门在外观上亦有所不同,新式石库门外墙面多用清水青砖、红砖或青红砖混用,石灰勾缝 ,而不是像老式石库门石库门 那样用白色石灰粉刷,老式石库门常用的马头墙或观音兜式的山墙也已不再使用。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新式石库门不再用石料做门框 ,而改用清水砖砌,门楣的装饰也变得更为繁复。早期的石库门门楣常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 ,而新式石库门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 ,常用三角形 、半圆形、弧形或长方形的花饰,类似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这些花饰形式多样 ,风格各异,是石库门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 。有些新式石库门还会在门框两边使用西方古典壁柱的样式,作为装饰。总之 ,新式石库门在建筑风格上是更加西方化了。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新式里弄和花园里弄的兴起,石库门就风光不再了 ,开始逐步沦为城市下层居民的栖身之所 。但谁都没想到,石库门如今却是咸鱼翻身,出尽了风头。把石库门“整旧如旧 ”的新天地已成为上海最时尚的渊薮 ,可那里的石库门是五脏六腑早给掏空了,只剩下了一个虚假的外壳,供人们去凭吊、缅怀。

本文来自作者[南笙挽风]投稿,不代表爱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imayo.cn/iyo/745.html

(5)
南笙挽风的头像南笙挽风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南笙挽风的头像
    南笙挽风 2025年08月27日

    我是爱玛号的签约作者“南笙挽风”

  • 南笙挽风
    南笙挽风 2025年08月27日

    本文概览:因为石库门就代表近代上海文化,代表近代上海历史。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早期的石库门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它脱胎于江南民居...

  • 南笙挽风
    用户082701 2025年08月27日

    文章不错《为什么说石库门的完全消失僵尸上海历史和文化的重大损失》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玛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